玩过三国题材游戏的都知道,那些带着特殊名字的部队总能让人眼前一亮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《三国志汉末霸业》里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特殊兵种,这些部队可不是随便拉个壮丁就能凑出来的玩意儿,它们往往带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渊源,在战场上能打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特殊兵种之所以特殊,是因为它们承载着冷兵器时代最精妙的战争智慧。
地域孕育的杀戮艺术
1.西凉铁骑的冲锋像一场沙暴。马腾韩遂麾下那些裹着羊皮袄的汉子,把战马跑出了地动山摇的气势。他们的存在证明了一点:在平坦地带,没有重装步兵能扛住三波连环冲锋。游戏里给这支队伍加了破甲属性,算是还原了历史上西凉骑兵凿穿敌阵的凶悍。
2.丹阳兵会告诉你什么叫山地之王。这些来自扬州山区的战士能在树梢间跳跃,箭囊里永远装着浸过蛇毒的箭簇。游戏设定他们在丛林地形有命中加成,但遇到平原会战就蔫得像晒干的蘑菇。历史上刘繇靠他们守城,孙策打江东时没少吃闷亏。
3.青州兵总是带着酒气上战场。曹操收编的黄巾余部保留了狂战士传统,攻击力会随着伤亡增加而提升。游戏里这个特性被做成了残血爆发,但要注意控制战损,毕竟喝醉的疯子可能连自家督战队都砍。
名将的私人订制
1.白马义从是公孙瓒的浪漫主义产物。全员白甲白马不是摆拍,高速移动时真能晃花敌人的眼睛。游戏里给他们加了闪避率,可惜历史上界桥之战遇到鞠义的弩阵,再漂亮的白马都变成了刺猬。
2.虎豹骑的装备清单能让户部官员晕倒。曹纯带着这支队伍时,每个士兵标配三匹战马,皮甲内衬居然缝着丝绸。游戏里用高维护费还原了这个设定,但物有所值,他们冲锋时带起的尘土都能吓退杂牌军。
3.陷阵营的伙食标准肯定特别高。高顺带着七百人顿顿吃肉,攻城时扛着云梯还能小跑。游戏里这支队伍有城墙破坏加成,不过要注意别让他们饿肚子,士气掉得比普通队伍快得多。
被低估的战场配角
1.藤甲兵看着像移动的灌木丛。孟获麾下这些南方战士的装备轻得离谱,防御却意外地高。游戏里给了火攻弱点算是尊重历史,但千万别让他们在雨天出战,湿透的藤条比铁甲还沉。
2.先登死士其实不爱玩命。鞠义带着这群河北老兵时,更多是靠弩箭射程欺负人。游戏里给他们加了守城加成,可惜历史上界桥之战后,这支队伍就被袁绍当耗材用光了。
3.白毦兵的名字听着像美容部队。陈到带的白毦兵其实是刘备的仪仗兼保镖,游戏里做成高防御低攻击的特种兵很合理。夷陵之战要是多带些白毦兵,或许刘备能少烧几座营寨。
冷兵器时代的特种作战,本质上是用人命堆砌的精致暴力。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游戏里还有个隐藏设定:某些特殊兵种混编会产生化学反应。比如青州兵配丹阳弓手,前排放血后排放毒,虽然不讲究但很有效。这些设计让《三国志汉末霸业》的战场多了些意想不到的变数,毕竟历史没有如果,但游戏允许我们把各种疯狂的想法砸进像素世界。当屏幕里的西凉铁骑第三次冲散敌方阵型时,我们或许能稍微理解,为什么一千八百年后人们还在念叨这些兵种的名字。